首页 >> 新闻资讯 >>博爱100 >> 博爱100 | “布指一样”助力巾帼创艺展能
详细内容

博爱100 | “布指一样”助力巾帼创艺展能

时间:2024-08-05     作者:“聚善中山”新闻项目组   阅读

“布指一样”助力巾帼创艺展能

    “布指一样”帮扶组(以下简称:“布指一样”)项目的前身致力于关心关爱特殊的女性病友群体,其初衷是以妇女为主要服务对象,让她们在康复后能持续提升社会技能和生存能力,并鼓励和支持妇女群体自主创业,项目在帮助特殊的女性病友群体重拾自信,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布指一样”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链接人和社会,扎根基层服务,不断满足妇女、青少年、长者等各类群体精神文化需求,以传统手艺为载体,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点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等为阵地,带领培育孵化的优秀导师(即通过持续帮扶并掌握成熟手艺技能的妇女受益对象)联系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项目培养、提升学员的传统针线缝制能力,传授自主研发实用布艺产品的技术,并通过“公益+商业”的模式引导受助者“助人自助”回馈社会,鼓励“以技谋生”改善生活,实现个人价值。

微信图片_20241210173600.png



一、经验做法

    (一)以“艺”向党

    “布指一样”通过创新手艺实物,巧妙地融会贯通“红色党味”。手艺产出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巾帼妇女、防疫抗疫、文化自信、民俗传承、社情村貌等主题,创作具有特定元素的教学代表作品近20件。如在巾帼妇女主题方面,创作了“巾帼志愿者”刺绣化妆镜、“巾帼志愿者”十字绣挂饰;在红色党建主题方面,创作了“学党史、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口号系列传统手作挂画、“听党话、跟党走”少先队手绘环保袋、“红领巾”主题衍纸画等。通过做精、做细、做好既符合党和政府、社会社区治理发展方向,又能潜移默化传播正能量的文化创作,让课堂教学有温度、有深度,不断提升群众的政治素养和组织归属感。

    (二)以“艺”活遗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延续传统文化习俗,赋予民俗文化新活力,“布指一样”积极探索“活化”因缺乏传统文化传承的经验,未及时对文化、习俗进行保育发扬而被淡化、“遗失”的民俗习俗。项目以南区街道龙环村为阵地,围绕如何更深层次挖掘和充分展示龙环火龙文化的同时,以妇女儿童为主要活动对象,形成可视、可触、可感的有形“火龙”文化。如开展新时代“龙环火龙”形象实物及主题文创扎作课堂,制作作品300多件,开展龙环文化故事进校企、组织龙环火龙亲子研学游、举办“活火龙、亮文化”舞火龙体验等系列活动超20场,受惠群众超1500人次,让遗失已久的火龙文化重新“活起来”。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组织小学年级学生们创新自编排演现代舞蹈《火龙舞》,经过近大半年的学习练习,在2024年第二届龙环火龙民俗文化活动中成功首演。火龙文化的“活化”,进一步增强了妇女助教的新技能,从失传到活化过程中,更增强了本土文化自信,凝聚起一批火龙文化的传播者、支持社区建设的党员群众和文化实践的志愿者,合力投身乡村文化振兴,共同打造本土文化品牌,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

    (三)以“艺”传承

    为助力改善“4050”妇女群众再就业能力,“布指一样”以妇女手艺微创业为方向,落地社区开展各类传统手艺手作课堂,为培育孵化的妇女导师提供助理导师岗位,给予适当助教补贴,积极帮助受助女性改善生活。通过技能培训、参与教学,让妇女群体了解更多关于文化传承、文化创意、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理念,不断拓展受助妇女见识阅历,有效提升可持续谋生能力。此外,“布指一样”积极联动各学校、两新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普及亲子家庭、青少年、儿童、厂企妇女职工等多群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三社”沟通联动,促进文化惠民最大化,让更多妇女群众共参与、同享乐,为社区基层自治共建贡献巾帼力量。

    (四)以“艺”创新

    “布指一样”注重创新发展,积极整合多领域资源。在防疫抗疫时期,为让群众有活动“不脱课”,首创“线上”缝制手艺直播课堂,满足群众足不出门也能有所学、有所乐。疫情期间,项目开展“线上”课堂25场,在线学习和课后回顾的群众达8000人次。同时,项目紧跟时事步伐,结合防疫防控形势,为群众开展“日用布艺口罩”、“病毒BYEBYE”抗疫主题书皮缝制课堂,切切实实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为群众利益着想。在后疫情期,“布指一样”回归线下教学常态化。为了惠及更广泛的居民群众,尤其是因时间、距离等因素无法及时、便捷地到现场参与学习的群体,“布指一样”在打造线下“学堂”的同时,还积极开设了线上直播“带课”,旨在让群众都能领略并感受到传统手艺的文化精髓。

    此外,“布指一样”不局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还不断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定期组织开展“团建”,进行优秀学员评选及心得分享会等多元活动,有效充实妇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创新开设奖励机制,为优秀学员颁发证书,提升学员荣誉感。同时,不断挖掘正面典型素材,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努力做到“民呼我应”,积极优化项目,从而凝聚更多群众群团力量。

    (五)以“艺”赋能

    “布指一样” 一直以来以培育文化志愿服务队为目标,于2021年成功组建中山首支以“手艺传承”为宗旨的文化志愿服务队---指上年华手艺传承志愿服务队。队伍以精益求精的精气神,从众多手艺学员中择优选优,把优秀学员、积极分子集聚在一起组建志愿服务队,队员还包括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热心群众等。队伍成立以来,组织开展“社区暖心行”主题志愿服务5场,服务对接特殊群体35人,联动参与社区公益服务集市、主题晚会等摊位体验互动志愿服务活动近30场,参与志愿者156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近600小时。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文化志愿服务“骨干”带头作用,广泛传播“助人自助”志愿服务精神。

    “布指一样”项目的开展,凝聚整合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学校、两新企业组织和各社会组织等资源合力,把传统手艺文化从简单授业向纵深延伸,紧跟党的新要求、新思想,主动创新传承方式方法,让群众通过参与传统手艺文化活动聚集到一起,学手艺技能、听政策知识、交邻里朋友、参加实践活动、投身志愿服务,提升群众参与社会公共服务活动的热情及社会治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项目秉承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服务理念,带领群众敢于展示学习的手艺,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建设、进学校教学、进直播体验、进邻里与善、进企业工会,带领群众敢于展示自我价值,敢于奉余光余热,从“要我去参与服务”到“我要去参与服务”的意识转变,从“时数志愿”到“志愿为民”的价值追求,群众的社会价值和自主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以手艺技能为桥梁、以传统文化为灵魂、拥有固定参与成员的手艺文化志愿服务队,打造“我身边的”、“家门口的”公益能量,让正能量在每个人身边传递。

    二、取得成效

    “布指一样”依托广东省中山市“博爱100”公益创投平台成长、中山市清风自游人公益服务中心孵化,由跨界公益人、民间手艺人、妇女、退休党员组成的中山首个以“手艺传承”为宗旨的公益帮扶团队。

    (一)文化繁荣与技艺传承

    “布指一样”以“传统手艺”为兴趣纽带,把广大妇女群众聚拢到一起,开展了系列可持续的传统文化课堂。项目重点开发传统手艺文化技能培训,传授传统针线缝制手艺,开展手艺课堂超过200场。这不仅保护了传统技艺,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创新,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创造出新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拓宽了文化传播渠道,增强了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一系列举措,既帮助妇女群众缓解家庭生计压力,觉醒自我意识,勇敢尝试新事物新领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激发了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活力,让古老的手艺得以延续发展。这种传承保留了文化的根脉,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以传统技艺为壳,填充进与时俱进的时代内容,将传统与现代平衡结合,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二)社区和谐与居民福祉

    “布指一样”积极迎合基层服务及群众精神文化所需,以社区党群“一中心多站点”创建阵地,连接了不同背景的社区成员,促进了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助,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项目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学习新技能的机会,特别是帮助妇女群体通过掌握传统手艺实现经济独立和个人价值的提升,还鼓励居民参与公共服务活动,培养了志愿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种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也为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社会治理与价值引领

      项目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和全民参与的方式,推动了社会治理的创新。项目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社会治理理念相结合,创新服务模式与载体,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项目还注重在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了群众的政治素养和组织归属感。这种价值观的传播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此外,“布指一样”还营造“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全民参与”的新风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新格局,增强了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支持: 中山创客空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