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爱100 | 传承红色基因,唱响时代强音红色文化网上行——中山市红色文化活化推广公益计划传承红色基因,唱响时代强音 红色文化网上行 ——中山市红色文化活化推广公益计划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网络上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红色文化网上行”项目根植于中山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 “互联网+红色文化”的方式,以史为脉,以科技为翼,开发建设H5线上平台和“红色文化网上行”小程序。这些平台以中山红色地图为载体,整合中山各镇街红色遗址,融入VR技术及丰富的红色文化音频、视频等资源,用生动、丰富的形式展现百年历程里的中山红色元素。同时开展相关活动并招纳红色志愿者,培育红色主播,大力推动中山红色文化资源活化,保持红色热度,增强文化自信;打造“红色文化网上行”IP,大力推动中山红色文化资源品牌化,以创新创意的形式宣传党史学习教育网络文化品牌,传承红色精神,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主要做法 (一)党史熔铸,红色基因代代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为此,“红色文化网上行”项目应运而生,它聚焦党史学习教育,深深扎根于中山这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项目倾力打造了“红色文化网上行”小程序,旨在深入挖掘和整理全市的红色文化历史资源,以及那些承载着光辉革命历程的遗址。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史料搜集等方式,搜集了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文献等资料,深入挖掘和整理了中山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事迹、革命遗址等丰富内容。通过精心制作的中山红色文化地图,我们向公众展示了众多的红色文化景点和挖掘背后的红色故事。如三乡大布学校“中共中山县第五区工作委员会”遗址、东区“卖蔗埔起义”遗址、五桂山古氏宗祠“中区纵队成立旧址”、南朗翠亨村杨殷故居等,向群众展示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价值,更好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二)技术驱动,创新引领促发展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党史学习平台,对中山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传播。我们鼓励公众通过线上学习、线下游戏、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2021年,开发“红色文化网上行”H5线上平台,H5以生动的手绘长卷为载体,既可以漫游红色遗迹,重温红色记忆,在中山市70万中小学生中广泛传播,吸引了30万人次纷纷打卡学习。 2022年,将“红色文化网上行”H5改造升级,“红色文化网上行”小程序上线,以“互联网+红色文化”的方式,采用手绘党史、开发党史知识问答系统、游戏互动系统、以VR全景展示的形式,对市内一些有代表性的红色资源进行VR拍摄制作,展示红色景点,弘扬红色精神;挖掘红色故事,制作电子声音读本;整合市内优秀红色文化视频资源,视听结合多维度展现中山红色文化;设计互动游戏,通过打卡、闯关等各种趣味性形式,寓教于乐,传播红色文化。 通过对中山红色文化的活用,为中山青少年打造一个中山红色文化学习掌上宝,广大青年朋友们能够在线上探寻中山红色革命遗迹遗址,不忘革命先烈的奋斗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激发奋进力量,让更多的年轻人传承中山丰富的红色文化。 (三)薪火永续,革命精神传万家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红色精神的传承与传播尤为必要,由此项目组加强与社区党群方面的资源链接,与东区街道新鳌岭社区、东裕社区、盛景尚峰商圈党委等建立联系,进行线下宣传,将红色文化网上行传进社区,送到社区老党员手中,让行动不便的老党员足不出户也能游览中山红色革命遗址,并通过推文和短视频的方式对活动进行宣传推广。 2023年,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具生动性和传播味,团队继续优化升级项目,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中山红色文化地标巡礼暨红色主播评选活动,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培育培养红色主播,共遴选出17名红色主播志愿者,分别深入东区“卖蔗埔起义”遗址、南朗灯笼坑村遗址、三乡大布学校、沙溪申明亭村遗址、珠纵一支队队部活动旧址、板芙鲤溪革命纪念亭、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七个镇街拍摄解说视频,并在“红色文化网上行”小程序上进行传播,创新形式载体,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党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在网络上唱响主旋律、集聚正能量。通过多样活动,不断深化品牌IP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挖掘制作红色文化文创产品,并将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党史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带着红色文化走进社区、校园、公园,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文化品牌。 二、取得成效 “红色文化网上行”经过三年的摸索沉淀,已形成了成熟的项目开展模式,并在“七一e空间”、党群服务中心等线上线下渠道展示,积累了网信办、党史办、教体局、社区党群等资源,共同推动项目运行,多方联动下,红色文化传播阵地建设、组织实施效果等均得到有效提升。 (一)科技赋能,弘扬爱国新方式 红色文化网上行项目,通过深度挖掘中山红色文化资源,成功搭建了线上学习平台,促进了红色基因的广泛传播与代代相传。项目不仅实现了对中山丰富红色历史、人物、遗址的数字化呈现,还通过互动游戏、VR全景展示等创新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一方面增强了公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社区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让红色精神深植人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技术引领与创新驱动下,红色文化网上行项目不仅实现了红色文化传播形式的多元化与现代化,还极大地拓宽了传播渠道与受众范围。项目实施期间通过中山电视台、学习强国、中山发布、同心中山、中山日报电子报、中山手机台、中山+、东区发布、东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进行宣传。小程序平台上线至今已超26万人次打卡学习,宣传覆盖超60万人次。在广东省委网信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互联网行业党委联合举办的“争做强国有为网信好青年”——“创新创业同心干”典型故事分享会上,刘海云的《红色基因要传承 红色文化网上行》获评为十佳典型故事,并作为中山市唯一代表上台分享。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方式,将红色文化送进了社区、校园、公园等各个角落。这不仅提升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还有效促进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化与利用,为中山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二)技术革新,延续红色血脉 项目的持续运行与不断优化,不仅构建了一个全面、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库,为学术研究、教育普及及文化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还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了红色文化传播的门槛,使得更多人能够便捷地接触并深入了解这段珍贵的历史。同时,将红色资源数字化,通过云端储存收藏,有效解决了实体资料留存和了解渠道单一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资源永续。 在此过程中,项目团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与服务,增强了公众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兴趣,获得“博爱100·中山市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公益创投”市级优胜项目,2022、2023中山市“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爱心企业等荣誉,促进了红色文化在更广泛社会层面的传播与影响。项目所取得的荣誉与认可,不仅是对项目团队专业能力和不懈努力的肯定,也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文化传承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为后续的红色文化传播活动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持“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的信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更加创新的思维,推动中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化与传承,为铭记党的伟大精神、唱响时代强音贡献更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