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的历史:修万卷书,扬中华经典之光
古籍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载体,记载着历代人民的智慧和创作,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代典籍经过无数转折以及天灾、战乱等毁坏,大多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以“修旧如旧”“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对古籍进行修复,是保护历代古籍完整流传至今的重要手段。港口镇的古籍修复技艺起源于清代广州,传承人沈革带到港口镇万卷楼传播,成为流传在港口镇的一种传统技艺。为抢救古籍,帮古籍“治病”,“指间的历史”——古籍修复计划项目负责人黄国英老师从零学起,拿起修复古籍的“手术刀”,心无旁骛地做起“书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将残破的古籍“唤醒”,让古籍“穿越”时光焕发新活力,2023年古籍修复技艺获评为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主要做法
为了让“古籍修复”这项非遗项目能够走进千家万户,黄国英老师不断尝试,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探索古籍修复与研究创新传承模式,采取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通过开设体验感丰富的古籍修复课堂,定期举行万卷楼开放日以及非遗课堂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爱书之仕、市民群众能近距离接触、品读、了解古籍,亲身感受古籍经典之魅力。
(一)打造一个万卷大讲堂,让群众了解古籍
古籍修复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为港口镇“文化兴港”工程增添重要抓手,还将进一步推动古籍修复和阅读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市民群众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发扬。黄国英老师借助港口镇宣传文体中心的场地和宣传平台,为爱好阅读的广大市民群众打造一个万卷大讲堂,通过现场讲述历史名人故事、古籍名画展示赏析、书籍推介、古籍修复技艺介绍等内容,讲好传统文化经典故事,传递积极向上的好声音。
(二)开设一个公益开放日,让群众靠近古籍
为了能够让市民群众对古籍修复有更直接的感受和认识,黄国英老师数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免费开放收藏着万卷古籍的“万卷楼”公益书屋,展出自己亲手修复好的古旧书籍,让更多的古籍有被群众看见和被翻阅的可能。与此同时,“万卷楼”公益书屋免费提供周边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交流的空间,聚集对古籍修复感兴趣的人在此互动来往,搭建起对古籍修复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者的友好社群。
(三)培育一支修复志愿队,让群众接触古籍
黄国英老师通过招募爱书之人,一方面参与日常万卷楼的恒常运营及维护;另一方面开展估计修复技艺系统培训,由传承人黄国英老师亲授非遗技艺,传授修复工艺精髓,分享古籍修复的记忆,让古籍修复的技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组建起一支技艺超群的古籍修复的志愿者服务队伍。
(四)设计一门亲子体验课,让群众爱上古籍
一本简单古籍修复至少都要经过拆书、喷水、核页数、调刷浆糊、补书、晾干、折页裁页,压平、装订等20多个步骤。黄国英老师把复杂繁琐的古籍修复流程进行提炼和简化,结合体验式学习理念的课堂结构设计出参与性强且特别受青少年及亲子家庭喜爱的体验课,走进中小学课堂,走进社区村庄,让“古籍修复”走进现代人生活,让更多人看见传统文化的魅力,拉近群众与古籍的距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取得成效
万卷楼成立至今收藏书籍书画作品等约四万册,已经修复及正在修复的古籍近千册。“指间的历史”项目覆盖港口镇的中小学及社区,吸引了港口镇内文学爱好者、古籍修复爱好者、亲子家庭等团体参与,并在港口镇取得显著成果,多维度地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播与社区发展。
项目通过古籍修复技艺的推广与实践,有效保护了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这一行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古籍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修复与展示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学习这些文化瑰宝,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通过万卷大讲堂、公益开放日、亲子体验课等活动,不仅让市民群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古籍,了解古籍修复技艺,还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教育。特别是亲子体验课,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多种做法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爱上古籍,对后续大范围古籍搜罗收集提供了有效支持和帮组,最终形成可持续性地循环。
其次,该项目在增强社区凝聚力与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万卷楼”公益书屋成为社区居民的文化交流中心,古籍修复爱好者在此聚集,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社群氛围,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的社群建设,不仅促进了邻里间的相互了解和支持,还增强了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最后,“指间的历史”项目在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及社会经济影响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招募并培训古籍修复志愿者,项目不仅解决了人才短缺问题,还为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其创新性的传承模式和社会化推广方式,不仅提升了港口镇的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对全国范围内的古籍修复与保护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随着古籍修复技艺的普及和古籍收藏市场的扩大,该项目还有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古籍修复材料、工具的生产与销售等,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